(臺灣高等法院101年度上訴字第1927號)
按刑法第62條所謂發覺,須有偵查犯罪權之機關或人員對犯 人之嫌疑,有確切之根據得為合理之可疑者,始足當之,若 單純主觀上之懷疑,要不得謂已發生嫌疑(最高法院72年臺 上字第641號判例意旨參照)。查:被告於為本案施用海洛 因犯行後,尚未為有偵查犯罪職權之公務員知悉前,於上述 時、地,因行跡可疑為警方攔下盤查,經警查看其證件,發 現其另因毒品案件通緝中,被告於警方僅詢問身上有無帶毒 品,而尚未採取逮捕及搜查行動,取得確切根據足認其有上 揭施用毒品犯行前,主動交出所攜之海洛因1包予警員,自 承其有上開施用海洛因犯行之事實,有警員OOO所製作之 偵查報告在卷可參(見毒偵卷第7頁),並經證人OOO於 本院結證無誤(見本院卷第33頁),足認本案承辦警員當時 雖依自己之辦案經驗,主觀認為被告不無涉嫌再犯毒品犯罪 之可能,然尚乏確切之根據足對被告為合理之懷疑,則被告 於警員尚未採取逮捕及搜索動作前,主動交出毒品及自白其 於前一日有施用海洛因犯行,自符合自首之要件,其嗣接受 裁判,應適用刑法第62條前段規定,減輕其刑,並先加後減 之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